内蒙古包头剪纸,包头剪纸图片欣赏
(动物剪纸画)

人气

包头剪纸是中国民间的一种剪纸艺术。它是西口文化的延续,吸收了北方游牧和中原农耕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具有别样的塞上风情。包头民间剪纸被专家们形象地称之为“一部活着的中西部草原文化发展的史书”。2010年,“包头剪纸”成功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剪纸艺术品牌。

内蒙古包头剪纸,包头剪纸图片欣赏

包头市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土右旗剪纸更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从事剪纸的大多为农民,他们自画、自剪,剪纸题材广泛、意寓深长、生活气息浓郁,很多剪纸艺人甚至把二人台、民歌等题材也搬到了剪纸中,朴拙之中尽显乡土风情。

内蒙古包头剪纸,包头剪纸图片欣赏

  民歌二人台搬上剪纸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挂红灯,红灯挂在大门外,单等五哥他上工来……”这首土右人耳熟能详的民歌《五哥放羊》,被今年65岁的曹银凤老人做成了剪纸。用时半年多,曹银凤用14幅剪纸反映了民歌《五哥放羊》的全部故事内容(动物剪纸画),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完整的发生在土右旗毛岱村的爱情故事。

  曹银凤创作《五哥放羊》,完全凭着想象构思图样。她听老一辈人讲过去那个时代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再结合民歌中的描述,专门在剪纸中加入了旧时的插锁、牛鼻子鞋等物,并形象地加入了蜘蛛网、放羊鞭、羊铲铲等画面,生动地给人们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场景。

内蒙古包头剪纸,包头剪纸图片欣赏

  事实上,在土右旗,将二人台、民歌等内容搬上剪纸的还不止曹银凤一人。比如土右旗职教中心的美术教师贾振国,也以《五哥放羊》为题材创作了多幅剪纸。二人台《走西口》、《送情郎》、《拜大年》、《那是个谁》等都成为他创作剪纸的素材。剪纸中透着乡土气息

  事实上,土右剪纸分布区域很广,几乎在每一个村庄里都有会剪纸的妇女。每逢春节、二月二、端午节等重要的节日,人们都会用大红纸剪出花鸟鱼虫、福字、喜字、传统人物、民俗故事情节等各种内容的窗花,贴在窗户、墙壁、家门和车上,以烘托喜庆热闹的气氛。

内蒙古包头剪纸,包头剪纸图片欣赏

张丽 《走西口》

  许多土右旗剪纸都是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点彩剪纸,许多不同的剪纸技法为土右旗剪纸艺人广泛尝试。在土右旗,从事剪纸的大多为农民,他们自画、自剪,剪纸题材广泛、意寓深长、生活气息浓郁。土右旗剪纸构图朴实饱满,造型生动、优美逼真,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内蒙古包头剪纸,包头剪纸图片欣赏

  目前,土右旗的剪纸爱好者及创作艺人数量众多,有代表性并长期进行剪纸艺术创作的人才就有十几位,如曹银凤、罗海燕、贾振国、王春元、张春凤、史强英、米妮莎等,都在近几年获得过国家级大奖。

  为了让土右旗剪纸得到更好地普及、推广及传承(动物剪纸画),土右旗旗委、旗政府下了不少工夫。曹银凤剪纸文化大院已被土右旗文广局正式挂牌,曹银凤已经收30多名剪纸爱好者为徒弟,其经营的剪纸艺术商社已成为全旗订购、销售剪纸艺术作品的重要场所。贾振国则在土右旗职教中心搞起了剪纸培训课,带动该校近80名师生搞起了剪纸艺术创作。与此同时,他创办的“振国画室”利用星期天进行校外美术课程辅导,让180多名学生受到了剪纸艺术教育。

内蒙古包头剪纸,包头剪纸图片欣赏

  传统剪纸更具魅力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剪纸还很受欢迎。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进步,彩印、彩喷技术广泛运用,农家窗棂间的窗花在凋零,洞房喜花在蜕变,传承了千百年的剪纸民俗在急速走下坡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进一步挖掘、保护和普及推广土右旗剪纸,土右旗旗委、旗政府花了很多心思。

内蒙古包头剪纸,包头剪纸图片欣赏

  土右旗旗委、旗政府组织人员在全旗范围内对剪纸人员进行大普查,登记造册,对有价值的民间剪纸作品进行收集,成立土右旗剪纸协会,举办剪纸展览,并出版剪纸作品画册。土右旗文化馆还定期举办民间剪纸艺术培训班,集中组织民间艺人进行交流,免费培训群众爱好者。同时,还在文化旅游市场中出售土右旗民间剪纸,在全旗所有销售民族产品的旅游点设立销售民间剪纸的摊位,以此带动剪纸艺术走向市场。

内蒙古包头剪纸,包头剪纸图片欣赏

老包头剪纸文化源远流长

⊙记者赵永峰 

  东河区的民间剪纸可以追溯到300多年前的“老包头”(今东河区),昔日的“老包头”以“水旱码头、塞外通衢”著称,地域的优势吸引了大批口外人“走西口”到包头落地生根,这里成为了口外人的发祥地,也铸就了百年晋商的辉煌,随着口外人越来越多,剪纸艺术就此落户并传承至今。东河区的民间剪纸艺术作品属黄河流域民间原生态剪纸,作品以系列主题剪纸、炕围花、窗花、团花、枕花、喜花、寿花、生肖、彩贴剪纸为主,这些剪纸都保留了浓郁的乡土气息,以民俗民风、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神话传说为主要表现内容,并与草原文化相结合,作品呈现出别样风情。

  近年来,东河区积极开展民间剪纸艺术挖掘、弘扬、保护。自2008年开始,全面对东河区的剪纸艺术进行了挖掘和整理,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先后成立了以剪纸艺术为代表的“东河区民间艺术协会”,举办了“东河区民间艺术论坛”,在大力扶持和培养剪纸艺术人才的同时提供场地开设剪纸活动室,围绕“老城东河”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人文资源,结合民间剪纸打造出了具有东河特色的剪纸文化品牌。

内蒙古包头剪纸,包头剪纸图片欣赏

  东河区的剪纸艺人较有特点和代表性的有:张丽、郭爱贤、郭孝凤、施跃进、春梅(老)、刘春梅(小)、闫秀珍、张俏佳、邢贵铭、曹兰香、张素芳等等,他们的剪纸艺术作品属黄河流域民间原生态剪纸,东河区将所有剪纸人才全部纳入组织,进行统一集中管理,依托区民间艺术家协会组织加大东河区民间剪纸人才和剪纸作品的挖掘抢救力度,建立人才档案库,对濒临失传或即将流失的剪纸艺人和剪纸作品进行有效保护,对剪纸艺人给予一定的支持,帮扶剪纸艺人开办个人工作室,对即将失传的剪纸作品图样进行调查走访,做好绘样留档工作。使民间剪纸艺术从群众自发组织、自娱自乐的松散状态向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良好状态发展。同时,东河区积极为剪纸艺人搭建良好的展示、交易平台,推动艺术创作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传承上,东河区将有计划地在各大专院校、中小学校、幼儿园广泛开设民间剪纸兴趣班,并利用社区、村镇的文化站、文化室、文化大院开辟更多的剪纸艺术阵地,积极组织剪纸艺术人才走进学校、社区、村镇举办民间剪纸培训班,将民间剪纸艺术有序传承。

  2010年年底,东河区委宣传部邀请摄影家为全区民间剪纸艺术家创作的优秀作品进行了拍摄,目的是开展剪纸艺术精品创作工程,打响包头剪纸品牌。目前,东河区依托西口文化资源,与相关专家合作,组织开展《走西口》主题剪纸创作系列活动,已完成《走西口》、《雁行者》、《拉骆驼》、《跑河路》、《揽长工》、《想亲亲》等六个部分的设计创作,东河剪纸正以崭新的面貌示人。 

内蒙古包头剪纸,包头剪纸图片欣赏

“剪纸之乡”古镇麻池焕发别样魅力

⊙记者王晓燕

  麻池镇作为我市著名的文化古镇,民间剪纸种类复杂,形式多样,整体造型粗犷朴实,文化内涵丰富,极具大草原通达疏朗之艺术特色,从中可看到北方游牧民族生存信仰的图腾符号,也可看到以中原为基础的农耕文明在草原上扎根发展的具有隐喻与象征性的吉祥图符,更可贵的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相碰撞后流变再生的具有本地域特色的民俗生活,用象征性的剪纸图形表现了出来,麻池镇剪纸是独具地域风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麻池镇剪纸艺术爱好者众多,其作品形态各异,丰富多彩,尤其是剪纸老艺人邢义忠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被人们称为“乡村剪纸王”和“新农村巧手艺人”,在他的带领下,麻池剪纸艺术得到了发展和传承。在镇政府的支持下,一些剪纸老艺人还创立了剪纸文化大院———“邢义忠艺术剪纸苑”,作为麻池镇剪纸艺术主阵地,培养剪纸爱好者,传承剪纸文化,为实现“剪纸之乡”开辟根据地,同时,2009年镇政府把邢义忠老人请到学校,走入课堂在镇中心校开设剪纸艺术校本课程。以授课的形式手把手把剪纸艺术带到学生身边。

  麻池民间剪纸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地域性,当地所存原生态的民间剪纸为地域性民俗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时下为了抢救、挖掘、整理、保护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麻池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有关人员搜集了大量的当地民间剪纸。在麻池当地,剪纸人的年龄涵盖剪纸传承的各个阶段,古老的纹样都出自年龄大的剪纸艺人之手。为更好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动物剪纸画),传承剪纸艺术,麻池镇于2010年12月举办了“首届麻池镇民间剪纸艺术大赛”。

内蒙古包头剪纸,包头剪纸图片欣赏

  今年4月份,九原区在市美术馆举办了麻池镇首届民间剪纸艺术大赛优秀作品展,此次共展出160多幅作品,这些作品多以原生态剪纸手法见长,许多面临失传的传统剪纸花样也被发掘并保留了下来。参展作者中年纪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7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红洁参观了展览后,鼓励麻池镇要走出一条传统继承与产业化发展有机结合的剪纸艺术发展之路。

内蒙古包头剪纸,包头剪纸图片欣赏

  红洁在参观展览时说,要将剪纸艺术作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强做大,要通过一系列活动,推出一批我市优秀的剪纸艺术家和作品,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积淀,突出剪纸艺术的贴近性,努力形成包头特色,打出“包头剪纸”文化品牌。

  如今,麻池镇剪纸艺术向产业化发展已经成为了剪纸传统民间艺术发展壮大的必然保证,麻池镇党委、政府通过各种渠道为剪纸的市场化运作创造条件,寻找了本地一家对麻池镇窗花、婚庆类剪纸感兴趣的礼仪公司,为该公司和各村剪纸艺人之间搭起联系的桥梁,由他们自愿协商收购剪品的具体细节,初步将剪纸推向产业化方向。

内蒙古包头剪纸,包头剪纸图片欣赏

  纵观麻池镇的民间剪纸,其历史久远,文化内涵非常深厚,从中可看到北方游牧民族生存信仰的图腾符号,也可看到以中原为基础的农耕文明在草原上扎根发展的具有隐喻与象征性的吉祥图符,更可贵的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相碰撞后流变再生的具有本地域特色的民俗生活用象征性的剪纸图形表现了出来。如果说包头民间剪纸是一部活着的中西部草原文化发展的史书,而麻池镇的民间剪纸就是这部史书中的重要角色之一。

  目前,麻池镇已将“旅游兴镇”战略列入了“十二五”规划,秉承以历史文化游拉动生态旅游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剪纸之乡”的文化品牌,使麻池成为塞北名镇。 

内蒙古包头剪纸,包头剪纸图片欣赏

要红霞 包头剪纸传奇女子

内蒙古包头剪纸,包头剪纸图片欣赏

人物简介:要红霞,1964年生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剪纸研究会理事,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包头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现为包头美术馆副馆长。从1984年至1990年,要红霞在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两地多次举办个人作品展,作品还曾多次到美国华盛顿、日本东京、丹麦哥本哈根、泰国曼谷等地展出,其个人传略已收入《世界名人录》。

  ⊙记者吴艾霞摄影祝家乐

内蒙古包头剪纸,包头剪纸图片欣赏

  在包头剪纸界,说起要红霞可谓无人不知。她是赫赫有名的“草原剪纸四姐妹”中的一分子,如今活跃在包头的许多剪纸名家都曾师从要红霞。虽已封剪多年,然而,要红霞的名字依然被人们所铭记。

  因为她的个展

  发现大批剪纸人才

  要红霞的太姥姥、姥姥、母亲都会剪纸,所以她从小就能拿起剪刀剪窗花。上高中以后,要红霞开始搞剪纸创作,经常给一些报纸和杂志投稿。《包头日报》和《包头广播电视报》都经常发表要红霞的剪纸作品,这成为了鼓舞要红霞不断探索和创新的动力。

  1981年,包头市群艺馆举办包头市首届剪纸艺术展,当时只有三四位剪纸者参与了展出,要红霞便是其中一位。1982年,要红霞高中毕业进入一家建筑企业工作,工作之余,她还坚持剪纸创作。1985年,要红霞加入了中国民间剪纸理论研讨会,对剪纸创作越发上心起来。

  1988年,包头市市委宣传部和包头市文化局为要红霞搞了一次个人展览。通过这次展览,她结识了许多剪纸爱好者,包括后来的“草原剪纸四姐妹”中的刘静兰和孙二林。那时,大家都习惯于原生态的剪法,没有更多地想过创新,大家惊叹于原来剪纸也可以搞展览,而且还可以有许多新的剪法。于是,几位喜欢剪纸的年轻人迅速地成为朋友,大家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包头文化艺术界由此发现了一大批的剪纸者。

  1989年,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和内蒙古自治区文联为要红霞举办了她的第二次个人展览,展览在呼和浩特市举行,通过展览,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对剪纸给予关注。

  因为她的探索

  有了更多剪纸技法

  要红霞在不同时期尝试了多种不同的剪纸技法。她说:“我在学习的基础上创新,加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不断地探索、尝试和丰富各种技巧,其实就是想让剪纸更丰富一些,所表达的内容更多姿多彩一些。”

  当然,之所以求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剪纸材料的日益更新。要红霞说:“过去剪纸用的原浆纸大多颜色单一,人们剪纸所使用的红纸多是刷色而成的非原浆纸。现在,随着科技进步,原浆色纸逐渐变多,厚度增加,色彩丰富,怎样把现在的剪纸材料和剪纸艺术结合起来,将纸质的厚度和色彩的纯正度运用好,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经过反复尝试,要红霞独创了垛叠法,这种与传统剪纸技法相逆的技法,可以将剪纸作品塑造得像浮雕一样色彩丰富、层次分明。不过,这种技法却要求剪纸者更加胸有成竹,必须得在创作之前有完整的腹稿。

  因为她的存在

  包头剪纸声名远播

  1994年,要红霞认识了郑蝴蝶,而后他们经常相互交流和切磋。到上世纪90年代末,要红霞、刘静兰、孙二林、郑蝴蝶四人的作品在国内的影响越来越大,剪纸界将她们四人并称为“草原剪纸四姐妹”。

  2000年,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中国剪纸事迹回顾展”,要红霞、刘静兰、孙二林和郑蝴蝶四人同时荣获一等奖,引起了全国剪纸界非常大的震动,之后,“草原剪纸四姐妹”的称号叫得更响了。 

  从1998年开始,要红霞进入包头美术馆工作,主要分管培训工作。在她的带领下,包头美术馆专门开设了艺术特色班即剪纸班,如今活跃在包头剪纸界的邢义忠、张丽、王兆刚、乔俊英等人都曾经是她的培训班里的学员。为了做好培训,要红霞还精心编写了教材,到现在,她已经编写并出版《怎样学剪纸》和《中国剪纸创作与创新》两本书。

  后来,一大批的剪纸人逐渐成长了起来。要红霞开始想,如果大家都搞创作,艺术推广的事情就没人做了。于是,2005年起,要红霞封剪不再搞剪纸创作,而是更多地承担一个剪纸活动的组织者和推广者的角色。要红霞开始充当我市每年各类大小剪纸展览的组织者角色,通过展览剖析和解决问题,帮助越来越多的剪纸艺人获得成长,并逐步在国内外各类比赛中获奖。要红霞得意地说:“如今包头剪纸参加全国大赛往往是作品入选率和获奖率最高的,这得益于大家的同舟共济。在全国剪纸界,包头剪纸界的团结都传为佳话,大家都觉得包头的风气真好!”

收藏: 2 次 剪纸 民间艺术
热点文章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