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名家:面塑艺术家郎绍安
(民间艺术剪纸作文)

人气

面塑名家:面塑艺术家郎绍安

郎绍安 (19101993 ) ,面塑艺术家,北京人,满族。 14 岁时跟随其邻居、著名北京面塑艺术家赵阔明学艺,并与赵阔明一起外出卖艺,在长期江湖卖艺生涯中逐步掌握了赵阔明的技艺要点。 1938 年后独立经营面塑活动,并不断扩大影响,人称“面人郎”。 1956 年曾随中国工艺美术代表团赴英国表演,获得声誉。

也许面人最抢眼的是它俏丽的色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色彩会变淡,那么,就让我们在它最艳丽的时候赏玩虚实的绚烂,在经历磨砺后体味时间的痕迹。

  一只健壮的蝈蝈穿着碧绿的外衣趴在黄灿灿的玉米上, 正背着脸贪婪地吮吸着玉米的汁液(民间艺术剪纸作文),旁边的天牛也支楞着触角,毫不客气地嚼着鲜嫩的玉米粒。玉米饱满诱人,叶子纹路清晰可辨。玉米须依稀随着虫儿的咀嚼轻动。天牛、蝈蝈自顾自地闷头饕餮,灵敏的触角和轻薄的翅膀似乎还在微微颤动。在柔和的阳光下,所有的色彩仿佛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膜,黑、黄、绿和谐地组合在一起。这是郎派面塑艺术家郎绍安先生在50多年前创作的面塑作品“蝈蝈玉米”。

  面塑艺术历史悠久,可溯源到战国的“俑”和汉朝的“傀儡”。宋朝的东京梦华录、老学笔记、明朝的宛平杂记和清代的扬州画航录等一些文献中都有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经营,可谓历史渊源流长,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了。由于内容上取材多为传统民间故事,人物造型占的比例比较大,因而又俗称为面人。就捏制风格来说,黄河流域古朴、粗犷、豪放、深厚;长江流域却是细腻、灵动、精巧。

  面塑的材料实际上是馍,用糯米粉和面加彩后,捏成的各种小型人物。开始是妇人做面食的时候捏来哄小孩子玩的,慢慢发展到出现在嫁娶礼品、殡葬供品中,也用于寿辰生日、馈赠亲友、祈祷祭奠等等方面。宋代梦粱录中曾记载着把面塑用在春节、中秋、端午以及结婚祝寿的喜庆日子。在陕西、河北也有把面塑称作“面花”和“年馍”的,并将这古老习俗一直贯穿于节庆日子的始终。从年三十到正月十五,乡村中到处可见互送礼馍的欢快场面。北京过去供的“胡食”也是在木质楼上面,插上很多用面捏成的戏剧人。随着风俗的沿袭和技艺的成熟,渐渐出现了供人观赏的面塑艺术。

  面人世家

  旧时的北京城,街市、庙会、胡同口常能见到捏面人的摊子,前面放个面箱子,里面是各色熟面、颜料和一些小工具,上面用小竹棍插着一排捏好的各色小面人,孩子们经过准要驻足看上好一阵儿。一团团带颜色的面在捏面人的先生手里揉上一揉就变出了孙悟空、猪八戒、佛爷、寿星、胖娃娃等等各式各样憨态可掬的面人。若是有几个零花钱换个戴着长长翎子的孙悟空一路举回家去可要招来小伙伴们许多羡慕的眼光呢。只是昔日街头孩童手中把玩的面人比之今时郎老家的收藏可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面人郎”郎绍安先生是近代中国著名的面塑大师,北京郎派面塑艺术的创始人。宣统元年(1909年)郎老生于北京西城白塔寺的大喜鹊胡同,满族镶红旗钮钴禄氏后裔。13岁那年,他在白塔寺庙会上碰见了一个捏面人的,只见艺人手里揉着一团一团彩色的面,手指头灵动非凡,捏什么像什么,捏出来的小公鸡,老寿星都像活了一样!他看得入了迷,一天也舍不得离开。这个捏面人的就是当年的“面人大王”——面塑老艺人赵阔明先生。少年时的郎绍安于是干脆拜了赵先生为师,从此开始了70余年的面塑生涯。面塑这手艺,百分之十靠师父指点,剩下的都得靠自己研究揣摩。郎先生未受过专业的美术教育,长期的底层生活使他有机会得以深入地观察和体验,他的艺术灵感完全来自于民间生活的历练。

  不单是为了生存,郎老对面塑更是打心眼里喜欢。从学艺起郎老便走街串巷,观察生活,体味民风民俗。听书、逛庙会,他照着香烟盒上的戏文洋画捏,后来又嫌洋画太单调,欠生动,便饿着肚子买票看戏。他还特别留意观察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参详年画、国画,甚至小人书。为了积累素材,他走遍京城的大街小巷、寺庙和文物古迹,更游历了大半个中国。

收藏: 1 次
热点文章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