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承载着礼制观念的华夏衣冠文化代表—“华服”
(中国传统剪纸吉祥图案及寓意)

人气
古时衣冠非小事,具有政治的象征意义,并承载着礼制的观念。对于华夏衣冠文化的代表“华服”,现在的人们大都只能从博物馆或影视剧中看到。它真的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么?传承几千年的华夏服饰制度也随之消失了么?我们是否还需要重拾经典、回归传统?

几年前的一个春日,我与友人到京西玉渊潭踏青赏花,置身人潮、流连花海,颇觉赏心悦目。而樱花树下出现的一幕却让我若有所思。只见年轻女子们纷纷穿上和服在花树下留影拍照。“为什么没人穿中国的传统服饰呢?”这个念头在我脑海中一闪而过。此后不久,我在雍和宫一带逛街,无意间走进一家定制出售传统服饰的成衣店,突然又想起玉渊潭的这一幕来,于是兴之所至,定制了两件对襟款式的绸衫。衣服做好后,短款的那件很快就被我穿着上街了。有一次,和同事到小店吃饭,穿过一张饭桌时,坐在桌前的男士突然对我说:“请给我们拿点餐巾纸来!”,哈哈!他把我当服务员了。笑谈之余,心里有一丝淡淡的失落:想回归传统,却闹了笑话。

关于承载着礼制观念的华夏衣冠文化代表—“华服”清代服装吸取了汉民族的文化题材,此件四合如意式云肩上绣有男女恋爱为主题的图案。清以后,云肩已从日常服装中消失,只在婚娶、宾宴等隆重场合佩戴,成为传统礼服的象征(藏于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摄影/陈川平

其实我的举动并不是孤例。自2003年起,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在服饰文化上寻根溯源的潮流,其中尤以倡导“汉服”复兴的活动引人瞩目,后来有人把这一现象称为“汉服运动”。

什么是“汉服”?目前对“汉服”通常是这样定义的:指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或指汉代的服饰。但也有许多人认为这么称呼不严谨,比如北京服装学院艺术与工程学院教授袁仄就曾提议,应以“华服”来命名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华夏民族传统服饰更为客观。

倡导复兴汉服的人,也许只是因为热爱传统文化。但穿什么,确实表明一种态度。在中国古代,衣冠服饰更非等闲之事,它承载着礼制的观念,具有政治和文化的象征意义。最能代表这一观念的就是《左传》里的一句话:“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衣冠服色不仅关乎身份等级的尊卑、贵贱,还关涉仪容、礼节,所以历代服饰制度拟定得繁琐绵密。若不遵循就意味着僭越,与犯科之罪等量齐观,有时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就记载了这么一件事:郑国公子子臧 “好聚鹬冠”——喜欢收集鹬毛冠,郑文公听说后,深恶痛绝,竟然派人追杀,置之以死。

不按礼数穿衣,古代还有一个专有名词,曰 “服妖”。可见,在古代乱穿衣,后果很严重。

有了如上种种理由,在中国古代种种制度中,还有一种制度就是冠服制度。其初步确立在夏商以后,渐趋完善于周代,基本形制在先秦时逐步成熟,然后历代沿革、完善。然而,当这条继承、发展的轨迹运行到清朝以后,华夏服饰制度却忽然面临着被颠覆、被取代的命运。

关于承载着礼制观念的华夏衣冠文化代表—“华服”龙纹的升级版帝王服装绣织龙纹,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历史,但直到清朝,“龙袍”才成为一种专用服装名称,可以说是清朝对华夏服饰制度的沿袭和发展。左页图为明代定陵出土的红四合云纹暗花缎绣八团龙补圆领夹龙袍局部(供图/定陵博物馆)。右图为故宫藏清代龙袍。“华服”消失于清朝?

顺治元年(1644年)4月,多尔衮率清军击败李自成的大顺军,进入山海关,即发布“剃发易服”令。

大家知道,女真人的服装与汉族服饰确实大相径庭。中国历史上,“改正朔,易服色”本是王朝交替之际新朝宣示正统性的惯常方式,即便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亦概莫能外,然而到了清朝,为了这一改正朔,手段却太残暴,“剃发易服”令的推行,沾染了血迹斑斑。

收藏: 0 次
热点文章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