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承载着礼制观念的华夏衣冠文化代表—“华服”(3)
(中国传统剪纸吉祥图案及寓意)

人气

按照清朝礼仪,皇帝龙袍属于一种“吉服”,只在一般庆典活动中穿,而不用于最隆重的祭祀典礼。按规定,只有皇帝和后妃才可以穿龙袍,其他人一律不得僭用,有功之臣若蒙皇帝赐予龙袍,必须在穿着前挑去一爪,五爪改为四爪就变成了“蟒袍”。

所以清朝对明朝服制的变更,虽改变了服饰之“形”,却未改变服饰制度之“礼”。

不过,强制推行的“剃发易服”政策,给汉民族留下了深刻的精神创伤,并成为清政府沉重的历史负担,以至于每当汉民起义、造反,恢复旧时衣冠就成为反清的一个由头。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时,就以“蓄发易服”号召汉人反清。

太平天国初期的服装很有趣。他们穿的是根据清初“十从十不从”而保留汉族服装传统的戏装。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现南京)后,立即仿效历朝历代传统建立起自己的服饰制度。但随着太平天国政权的灭亡(中国传统剪纸吉祥图案及寓意),这一服饰也随之消亡。以头巾裹长发为特征的太平军,却因此得了“长毛”的称号。

鸦片战争以后,服饰变革又成为中国社会学习西方、改良风俗的一个重要标志。

“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和《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认为女子裹足,不能劳动。辫发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宽衣博带,长裙雅步,不便于万国竞争的时代,请求放足、断发、易服以便“与欧美同俗”。又说:“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但“断发易服”是清王朝最忌讳之事,因此此项提议被清廷以强硬的态度拒绝了。然而形势比人强,当革命的火种四处散播时,变与不变已经由不得清廷了。

关于承载着礼制观念的华夏衣冠文化代表—“华服”探究与传承北京服装学院中国服装史实践性研究工作室近年来致力于道器并重的服饰传承,以传统的方法再现传统服饰。2010年他们对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服饰及绣品进行技术复原;2013年对几幅敦煌壁画人物进行形象复原。图为工作室成员合影。他们所穿的即为复原的服饰。摄影/李岩民国服制,新瓶装新酒?

不过,辛亥革命胜利后,满清服装似乎显得过时了,但传统汉族服装也未被继承。那么获得自由的民国人穿什么呢?

该穿什么?其实早在辛亥革命前也曾有人主张恢复古装,1903年出版的《黄帝魂》一书中有一篇文章《论发辫原由》,该文提议仿效《水浒传》《七侠五义》中的武生打扮——头顶高髻,内束紧身,外披圆领双结宽绰长袍,说这种装束“既美观瞻,又复灵便,不失尚武精神”。据当时的报纸报道,浙江丽水光复时,就有两人头戴方巾,身穿明代古装,腰佩龙泉宝剑,站在街头欢迎。更有趣的是,在新文化运动中首先提出打倒桐城谬种,表示“共和与孔经绝对不能并存”的钱玄同,1913年在浙江就职教育司长时,居然身穿孔子时代的深衣玄冠到军政府报到,并发表《深衣冠服考》向全社会推广。

但这些“汉服复兴”活动并没有掀起波澜,一种崭新的、现代的服饰观念,正深刻地影响中国人的生活。而代表人物就是孙中山。

1912年初,孙中山提出了服装制作“四原则”。他在回复“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函件中要求制定服装的图式,他说:“此等衣式,其要点在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与此同时,民国政府也开始着手制定新的服饰制度。在参议院为《服制条例》广泛咨询各界人士意见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支持采用西式礼服的人占了压倒性的优势。

但是穿西服也有问题。当时有舆论言:“若一旦倏改西装,与中国大局亦有大不宜之现象”为何?因为西服多采用呢绒材料,而呢绒当时只能进口。若民国礼服采用西式,并用呢绒材料,则以丝绸为主的中国民族纺织工业必定会进一步陷入困境,纺织品和服装作为国民消费用品的主力,如果大量依赖进口势必导致货币外流。

事关生死存亡,中国民族纺织业的企业家们坐不住了。1912年初,即《服饰条例》开始酝酿之时,江苏、浙江、上海的丝绸、典当、成衣等行业团体成立了“中华国货维持会”。成员们四处游说,制造舆论,劝用国货,1912年6月更是派代表赴京向当时的国务院请愿。

收藏: 0 次
热点文章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