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埠木版年画:百宝箱点亮手工生活

人气
杨家埠木版年画:百宝箱点亮手工生活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杨家埠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

深秋,灿烂的阳光将青云山年画馆宽敞的院子晒得暖洋洋的。一位头发皓白的老先生手执刻刀,以梨木为版正在专心致志的刻制一幅画样。但见老人运刀曲折随意,刀下的线条清晰明快。这位刀头具眼、指节通灵的民间手艺人就是在木版年画界大名鼎鼎的张殿英。从收集残存的老画版到培养传承人,老人与木版年画结缘已有60多年。他不仅试制成功了失传已久的印金、粉印和拱花,全面恢复了古代潍县年画技艺,更推动了杨家埠木版年画品牌的树立。“潍坊木版年画史称潍县年画,明清两代潍县年画的生产规模十分可观,潍县的杨家埠、寒亭、仓上等十几个地方都有木版年画的制作,杨家埠曾是潍县年画的生产中心和发祥地。明清时代潍县形成了木版年画大市场,被誉为全国三大画市之一。史料记载兴盛时这里有画店百家、年画千种。”张殿英的描述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幅画庄画店林立、人头攒动争买年画的场面。虽然如今这样的盛况已经渺若云烟,杨家埠现在也仅有八九户人家在制作木版年画,但是坚守这项技艺的人还在努力保住传统技艺的本真。

杨家埠木版年画:百宝箱点亮手工生活

按照传统木版年画生产行业的老规矩,每年十月初十开始印画,腊月初十收案子。如同赶赴一场时间已定的盛会,木版年画的手艺人仍在自发地响应这一古老的习俗。离农历十月初十还有一个月时间,张殿英就忙碌了起来。时过境迁,年画用的载体纸张经历了从土纸到南方窄长纸到宣纸的变化,但是制作流程依然原汁原味。朽稿画样、雕刻木版、手工印刷、烘货点胭,手艺人不敢怠慢每一个步骤。老人说雕版是木版年画的基础,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基本方法是“反正刀,开心法”,有了好的画样更要有好的刻工。因为最终年画要呈现的不是简单的图画,而是要表现出刻板的刀味和韵味。刻刀、立刀、裁刀、挖刀、剔刀,不同的刀具承担着不同的使命,用它们起线、刻线、栽线……,熟练的技师游刃有余的驱使它们,在刀口之下出现了门神、观音、牛郎织女,出现了天官赐福、子孙绵长、连年有余,抒发着千年来人们心底共同的追求和渴望。

杨家埠木版年画:百宝箱点亮手工生活 杨家埠木版年画:百宝箱点亮手工生活

“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画真新”,口耳相传的画诀说出了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用色特点,画工一般只用红、绿、黄、紫这几种颜色来表达年节的喜庆热烈。苏木茎秆做出鲜红的胭脂色,国槐花蕾熬制出黄色,国槐果实制成槐郎当绿,向日葵籽壳做出紫色……就地取材土法制色,不贪多求快的手艺人自觉摈弃现代合成颜料,让木版年画携带着自然的印记和植物的芬芳。历经繁复的工序,细腻的手工,木版年画一年一度的出现在民众最为盛大的节庆中,为人们带来喜气盈门,从鲜艳明媚到褪色飘零,登场时煊赫热烈,离开时默默无言,张贴它的人并未在意,因为新的一年又会在版画艺人手中被装点的生意盎然。在传统中,每一位从事木版年画制作的手工艺人都算是一位优秀的产品经理,他们凭借多年来的经营经验和敏锐的市场嗅觉,在开印前缜密思考,决定年画的题材、品种和花色。张殿英选择了“门神”作为今年开印的头张。按照老礼儿,腊八日主人会将一点腊八粥抹到门神的嘴上算是对他守户看宅的慰劳。

杨家埠木版年画:百宝箱点亮手工生活 印金门神 郁垒 神荼

正如流传的一句俗语“有钱没钱,买画过年”,岁首之前年画会贴满千家万户的各个角落,把新年环境装饰一新。现在年味淡了,年画销量骤减,木版年画的发展和延续正处于生存和失落的十字路口。青云山年画馆里有一条朗朗上口的宣传语“木版年画靠我们传承而发展,我们靠木版年画出新而生存”。张殿英说祈子延寿、纳福招财、驱邪禳灾是年画三种恒常的主题,杨家埠木版年画要守正创新、随俗而进,就要不断丰富题材并探索新的形式。在单幅年画外,张殿英和木版年画艺人们开发出画册、册页、轴画、纪念卡、藏书票等新形式借以扩大木版年画的影响力。他们将这些新形式定位为旅游纪念品,寻找木版年画脱离中国年俗而独立生存的方式,进行展卖和定制。
收藏: 1 次
热点文章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