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昌府年画简介、东昌府年画欣赏

人气

聊城(古时为东昌府)与潍坊杨家埠并称山东两大民间画市,代表着山东木版年画的东西两大系统,很早就在国内享有盛誉。东昌木版年画的生产已有近300年历史。山西、陕西商客首先在“五方商贾辐辏,物阜繁齿”的阳谷县张秋镇开设了3家年画店。后来,其中之一的“刘振升画店”迁到东昌府东关清孝街,而后各地商贾蜂拥而至,竞开画店。具有悠久历史的聊城木版印书业为木版年画提供了有利条件。清末,聊城的“五福祥”、堂邑的“同泰”,莘县的“通顺”等20多家大堂号画店相继出现。除门神画外,又有了包括当地风俗和历史故事在内的多种年画品种。每年春节前,各种年画纷纷上市,引人瞩目。从鲁西平原到山东各地,从晋、陕、冀、豫到东北3省,都有东昌年画的销售市场。东昌木版年画具有年画、门神画合为一体的特点。构图简洁,整体感强;人物造型眼形窄长,鼻梁鼻翼瘦窄,形象丰满质朴;线条刚劲、流畅、圆润,弧中有直,柔中有刚;色彩柔和、鲜明、古朴。取材有两大类:一是古代神话、民间传说和历史人物,如“天仙配”、“武松打虎”、“钟馗”等;二是选用呈祥、喜庆、欢快的吉庆内容,如“双喜临门”、“麒麟送子”等。聊城木版年画在塑造人物时往往采用夸张的手法。全部用木版分色套印,有丹红、粉红、黄绿、青、黑等,最多的为七色八版,整个画面五彩缤纷,装饰性强。

东昌府遗留下来的一大宗传统民间木版画,即便以当代的审美观来观察审视,仍具有光彩夺目的继力。它生动地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现实生活的需求、向往和当时的社会风俗,有着超前成熟的艺术风格,是中国传统民间木版画中最优秀的艺术作品之一,有的堪称绝品.它不愧为我国民间传统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现代艺术创作的宝贵财富。

山东东昌府年画简介、东昌府年画欣赏

木版年画传统制作

现在的山东聊城明朝称“东昌府”,聊城名称由来于春秋,是我国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元代开挖会通河,聊城北通京师,南连三吴是山东经济文化中心,明朝开始成为沿河九大商埠之一。清朝乾隆年间槽运达到鼎盛时期,东昌府声望剧增,被誉为“挽漕之咽喉,天府之肺腑”’“江北一都会”。秦晋、江南商贾云集,“山陕”、“苏州”、“江西”、“武林”、“赣江”等八大会馆傍河而立。河中桅杆如林,岸边货积如山、白日车水马龙,夜间灯火通明,至今流传着“金太平、银双街,铁打的小东关”等种种说法,生动地反映了当时这一带的繁华景象。由漕运带来的兴隆盛世延至公元1854年,前后长达四百余年。

“东昌府传统民间木版画”就是在这块沃上上应运而生,从东昌府遗留下来的“童子花篮子”(民间称“韩洲了的花篮子”)门画看,这是独幅版画,造型古朴,风格特殊.虽不能确定就是宋朝民间作品,但据专家分析研究认为,它是从宋代独幅版画美女娃娃发展而来的。公元1127年,金兵攻破汴梁,一些雕版工匠被掳往平阳(今山西临汾),使这地区成为雕版印刷的另一中心,现在发现的当时平阳雕印的《四美入团》等民间版画的水平已进入相当成熟的阶段。据说,山西经营民艺的商人,在离东昌府50公里正南张称镇开设了民间版画作坊。张秋镇版画又是东昌府民间艺术的一部分。足见传说亦非无端。

东昌府的刻书业甚为发达,刻书业的插图雕刻艺人开创了独树—帜的东昌府民间版画。据调查,雕刻版画的有上百人,是个艺术群体,他们专门负责为各个作坊雕刻画版。东昌府民间版画作坊分布于聊城、堂邑、阳谷、寿张、东阿、莘县、朝城、范县、古城等二十多个城镇和乡村,究竟多少家,已很难详细统计。目前知道的有:五福祥、义和祥、福盛和、同泰、同顺和、裕兴和、相源成、德聚成、魁元隆、广和、同顺兴、义和成、源茂永、鲁兴聚等,这些版画作坊,有的是农历六月,有的是九月、十月着手开始印画。着手最晚的作坊则是农历腊月初挂作坊牌子、整顿铺画、筹备货物,即开始营业。每个作坊每年平均需用纸600今.产品销往鲁西、鲁南、鲁北各县,东边有泰安、济南、潍县等地,还远销我国山西、河南、河北、东北等地。可见它已形成了自己的“领地”和发行网络,是中国民间传统版画“文化圈”的中心之一。

收藏: 0 次
热点文章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