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与鬼神改头换面的灵魂——神奇的面具世界(6)
(江西传统手工艺品)

人气

钟馗是怎样当上捉鬼之神的?

且看《唐逸史》里的“八卦”:一天唐玄宗病倒昏睡,忽然梦见牛鼻赤脚的小鬼——虚耗来滋扰,大为震怒,正要由武士来驱鬼,又见一个大鬼奔进殿来,长得蓬发虬髯,面目可怖,头系角带,身穿蓝袍,伸出袒臂抓住小鬼,剜下眼珠后一口吞了下去。玄宗吓得魂不附体,喝问大鬼的身份,对方深深施礼道:臣是终南山的钟馗。高祖武德年间,因赴长安应武举不第,羞归故里,触殿前阶石而死。幸蒙高祖赐绿袍葬臣,臣感德不尽,遂誓替大唐除尽天下虚耗妖魅,从此钟馗就成了中国驱鬼人的代表。

历代文人用文字和画笔创作了各类钟馗题材的作品——《钟馗捉鬼》、《钟馗出行》、《钟馗嫁妹》,总有各种小鬼陪在钟馗身边,有的张旗打伞、有的抬桥鼓吹。虽然鬼与神是不同的状态,但钟馗上通神道,仍是离不开鬼界的侍奉。

这还不是孤例。另有两位捉鬼的“官差”黑白无常,相传二人生前本是结义兄弟,一次两人过桥时白无常要回家拿伞,黑无常就在桥上等候,结果河水暴涨,不愿失约的黑无常溺水而死。回转的白无常见状伤心欲绝,也在河边自缢身亡。阎王感念二人情深意重,命他们在城隍座下捉拿不法之徒。他们是鬼还是神呢?

跨出汉族的文化圈,在少数民族的语言里,鬼、神、灵、魂更是混同一处。一些西南少数民族把鬼称作“尼”,对那些保护人畜的神与鬼划分不清;也有的民族词汇中鬼神妖精各有其词,但在人们观念里,却又并无严格的分界,甚至可以相互代替。某些少数民族将各类祭祀活动统称为“祭鬼”。在他们心目中,神与鬼很难泾渭分明。

傩祭本是很神秘、庄严的事情,但在乡傩的舞者中,还可以看到另一类面具。——面如重枣,蚕眉长髯,双眼微睁,俨然是戏台上的关公;慈眉善目,憨笑不止,这又是庙中的和尚。此外还有滑稽的歪嘴灵童,怪诞的阴阳人。当它们起舞的时候,人们感受的已经不是驱除鬼疫的惊怕,而是由衷的喜悦。

也许你会觉得这是傩由戏来,事实恰恰相反,戏其实是从傩而起。这还要追溯到唐宋。时人认为要讨得神的欢心,让神尽心捉鬼,应该把祭仪变成娱乐神的表演。唐代大傩已全然是盛大乐舞的场面之作,到了两宋,舞蹈又转变成了杂戏。这个戏,不仅涵盖狭义的戏剧,也包括各种艺术表演在内的“百戏”,集戏剧、歌舞、说唱和杂耍为一体,堪称那个时代的“春晚”。

当目睹过多场傩事,总会油然升起一种虚幻之感,以及一种“我是谁”的困惑之情。在那夸张而又神气的巨大面具下方,粗陋的土布衣服往往会露出马脚,让你想去追踪面具后的傩舞者的真相,但你无法做到。

用傩班八伯的话说:戴上脸子(傩面)是神,摘下脸子是人。他们真的相信,自己那一刻化成了打鬼之神。先人奇思妙想出的面具,让人神巫鬼可合可分,也让平庸与神力凭它而转化。


责任编辑 / 刘睿 图片编辑 / 余荣培

收藏: 1 次
热点文章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