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泥人文化-惠山泥人十八景(一)(3)
(传统文化刺绣手抄报)

人气

到了清代,有关惠山泥人的记载和描写就很多了。据徐柯《清稗类钞》卷四十五《工艺录、泥人条》记载:“高宗南巡,驾至无锡惠山,山下有王春林者,卖泥人铺也,工作精妙,技艺万端,至此命作泥人数盘,饰以锦片,金叶之类,进御之,大称赏,赐锦甚丰。期物至光绪时,尚存颐和园佛香阁中,庚子之乱,为西人携去矣。”可见王春林是清代中期在惠山泥塑业中一位出类拔萃的专业艺人。从这里也使我们了解到,无锡泥人在乾隆年间,技艺水平已非常成熟,作品达到相当完美的境界。当时的无锡人周镐在他的《咏惠山泥美人》诗中呤道:“款款纤腰掌上珍,琅珏为骨水为神……”

公元1885年,慈禧太后50寿庆时,无锡地方官特意到惠山定制了一套精制的“八仙上寿”大型手捏泥人进贡朝贺,惠山泥人再次传入宫庭。公元1910年(宣统二年),由胡万成大房店铺选送的泥人产品,在“南洋劝业会”上获银牌奖,在该会的报告书(民国廿五版)中说:“陈列手工业中有泥人,多数制其贫贱富贵之像,精神体态,形容丰姿,面面俱到,旁视近 视,宛若生人”。由此可见,当时惠山泥人较高的艺术造诣和日盛的名声。

作者有幸看到胡万成大房在民国10 年《无锡大观》上刊登的广告:“大房胡万成,惠山对山门,远近有名声,精制美泥人”。但不知当时获奖的作品是什么?现在奖牌在哪里?说到这里,惠山泥人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说近五百年了;而有遗存的作品实物不过200多年;据传说和推测的起源时间可说几千年了。

泥人文化(惠山泥人十八景)第三景 细货

惠山泥人文化-惠山泥人十八景(一)

惠山泥人按制作工艺、艺术形式及艺术风格大致分为两类,即“粗货”和“细货”。“粗货”大凡都用模具印制,而“细货”由艺人直接捏制而成。粗货从造型到彩绘,风格粗犷、简练,而细货比较写实、细腻、惟妙惟肖。传统的手捏泥人、手捏戏文都称细货。现在细货的表现形式和题材内容比起以往来丰富多了。而手捏戏文是手捏泥人其中的代表作,是一个大类,其内容大多以戏曲人物的情节为主,因此而得名。

我国手捏泥人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我国现存最早的实物,是新疆出土的武周时期的一批戏弄俑。但惠山的手捏戏文,它的起始年代由于缺乏文献资料,难以断定。《清稗类钞》记载:“在清乾隆年间,高宗南巡,驾至无锡惠山,山下有王春林者,卖泥人铺也,工作精妙,技艺万端,至此命作泥人数盘,饰以锦片,金叶之类……”在这段文章里,可以看出王春林是一个手捏艺人,而且在艺术上已相当成熟,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判断他给乾隆做的泥人是手捏泥人原因有三:一是如果乾隆要的是粗货一类泥人,在王春林店里挑选就行了,而手捏泥人一般销量有限,而且精致,价格不低,店内当然只有少量的陈设。二是作“数盘泥人”那一定是现场手捏,如果是粗货不可能在短时间里有成熟的造型作品数盘。三是给泥人“饰以锦片、金叶之类”,而一般的粗货,装饰附件是很少的,有的甚至没有(如大阿福),只有手捏泥人在妆銮上非常讲究。(本书后面专述)由此来看,手捏泥人和粗货一样,在明末清初已经相当成熟了,而且艺术手法上已形成惠山风格了。而手捏戏文的创始,肯定源出于戏曲,有了戏曲演出才会有表现戏曲内容的戏文泥人。我国从元代杂剧开始,就有了比较完整的戏曲演出形式,故事情节也多曲折复杂,已经出现长达数十出的连本戏剧。同时民间艺术品在砖雕、木雕、陶器上等都有戏曲人物的刻划。元代杂剧有南北之分,谓北曲和南戏。到了明代在王骥德《曲律》中说:“旧凡唱南调者,皆曰海盐;今海盐不振,而曰昆山”。清初昆腔戏成为全国性的主要剧种,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进入全盛期。加上折子戏的流行,对民间艺术的影响很深,如剪刻纸、年画、建筑木雕、灯彩、泥人等都有折子戏的戏曲人物出现。清代中叶后,惠山的手捏艺人们仿照京剧、徽剧、昆剧中的各种角色捏制各种戏文,使手捏泥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像丁阿金(1839—1922)、周阿生(1832—1912)、陈杏芬等著名艺人。当时流传着两句话叫:“要神仙、找阿生,要戏文、找阿金”,可见他俩的名声卓著。辛亥革命后,梅兰芳先生在上海演戏并进行服装改革,惠山的艺人们学会了复色的运用变化,改变了京剧戏文的色调,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销路也随之猛增,到上世纪30年代末,泥人专业作坊和店铺增加了近60户。

收藏: 1 次
热点文章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