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泥人文化-惠山泥人十八景(一)(4)
(传统文化刺绣手抄报)

人气

手捏戏文的形态上又可分为三种,它们的风格各不相同。

惠山泥人文化-惠山泥人十八景(一)

1、“手捏戏文”。也就是捏段(身段)镶手的制作形式,这是戏文泥人除了头型是模子印制外,其余部位全部手捏,它属细货。

2、“小板戏”。“印段镶手”的方法制作,由于手捏戏文很受人们欣赏,曾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为了大量生产来满足大众的需求,就创造出以模子来替代手捏身段的 方法,手臂仍然捏制,然后镶在身段上。制作粗犷,四肢动态不够灵活,尺寸比手捏戏文小,一般只有7—8cm高,内容大都采用长靠武戏剧目。因为座底上都有一块泥板,以固定上面人物造型,故称之谓“小板戏’。

3、“大、小文座”。这种戏文的内容不多,主要是一些财神、鬼谷子等一些神像作品,大文座尺余高,小文座5.6寸。由于产品较高,泥像在潮湿时不易支撑自身的重量,因此采用在后背加上一根泥柱以扶持形体不变,为此行话又叫“三脚戏”。

手捏泥人的捏塑方法和面人的捏塑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概括起来是两句话,就是“从里到外”和“从下到上”。“从里到外”就是先捏塑人的躯干,再用泥片泥条包裹成裙子、裤子、衣服、领子,并用工具压出衣纹的线条。“从下到上”就是先从下身的腿、脚开始往上身塑,捏好手和臂镶上身段,头型一般是用模子印出坯体,最后装入躯干。整个创作过程只见艺人打打拍拍、搓搓压压、捏捏划划,一个泥人就形成了。最后整理构图和姿势,老艺人叫“扳势子”,因为京剧最讲究舞台功架和亮相动作。如果说前面捏塑的是泥人的形,而最后这一“扳”就扳出了泥人的神。艺人们还对手捏泥人整理了“捏塑二十字”技法,称谓之“搓、揉、捏、塑、拍”;“包、粘、镶、接、划”;“挑、印、剪、插、压”;“扳、推、揩、糊、装”。

手捏泥人的艺术风格也很独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惠山泥人文化-惠山泥人十八景(一)

1、造型上“头”大“身”小,通常全身的比例只有5个头长,有的甚至更短小。由于京剧、昆剧都采用明代服饰,宽大的戏袍和长长的水袖会使人有一种矮小的错觉,因此,手捏戏文的这种粗、矮都给人一种威武、原始、淳朴 的感觉,一种美美的稚气洋溢其间。

2、讲究动作、神态、脸谱、服饰、舞台造型,该简练的简练,该夸张的夸张,弛张有度。所谓“将军肚、美女腰、小儿腿、老人背”,仕女的造型要“杨柳腰、鹅蛋脸、悬胆鼻、菱角嘴、丹凤眼、柳叶眉”等等。

3、彩绘上色调对比强烈,红得鲜、绿得娇、白得净。图案、纹样、线条丰富而不繁杂,生动、清新,装饰性强。对服饰上的装饰十分严谨,常常因为一个纹样的采用会推敲半天,有的甚至争论不休。正像戏剧界里的行话:“宁可穿破、绝不穿错”。注重开相,也是一个突出的特色,“须眉口眼发”;“男女老幼少”;“喜怒哀乐忧”;以及“忠奸善恶”都有特定的表达程式,并根据不同的人物和神态形成了一套特有的描画技法,以达到生动的艺术效果。

4、手捏戏文还特别注重了戏文的情节,以便在“板势子”和构图时掌握分寸。还要知晓戏班中的角色行当生旦净丑角色都有严格的装饰程式,不能胡来。服装道具也有规矩要求,如关公、包公、曹操都是蟒袍,但他们却分别用绿、黑、红色。五虎将中全穿长靠,关羽绿为主,赵云白为主,张飞黑为主,马超红为主,黄忠黄为主。

旧时的手捏戏文,客人购买回去,一般派几种用处:

(1)作陈设品。在惠山香汛庙会,宗族祠祭,清明扫墓,重阳登高时,一些游客、香客、商贾一般都要带一二出戏文回去作家庭陈设或作礼品馈赠亲朋好友。

(2)作供品。一些有钱人家为了显示雅气,一般买四出文戏、四出武戏在祭祀拜神时,在神台上布置摆饰作为供品。

收藏: 1 次
热点文章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