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泥人文化-惠山泥人十八景(一)(8)
(传统文化刺绣手抄报)

人气

辛亥革命后的旧刊物上有一段关于惠山黑泥的叙述:“制造泥人的泥土,是白石坞、煤屑路一带的特产,淡黑色。该处仅三十七亩,原质最好,此项粘土,每元钱只能买七担(每担八十斤)。出产此项粘土的地面三尺内的土质,与普通农田相同,一样可以种植稻麦。三尺下即是粘土,不过最多四尺深,少则二、三尺不等……。最近双河上一带,也有粘土发现。”

建国后不久成立的惠山泥人厂,经过勘测,发现宝善桥一带的黑泥粘性最好,纯度高,夹沙少,只需少许加工就能制作惠山泥人。1956年便在宝善桥堍建了新的厂房,至今一直成为惠山泥人厂的厂址。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区的扩大,许多农田改成工业厂区和街道,采泥的地点也几经迁移,上世纪的70年代先从宝善桥附近迁至红光大队(三周巷、二架栅下一带),90年代就又迁至宪丰村,宪丰村已基本没有农田了,又迁到钱桥附近。惠山的山体虽大,但照此发展下去,惠山黑泥到底尽头在哪里,土质如何,是令人担忧的。

从上面所述的一些惠山泥分布规律来看有三条,(1)都不在地表,而在地表以下1m左右,(2)都是棕黑色粘土,杂质很少,纯度好,(3)都在惠山北麓。这些特点说明什么呢?只有在今后科学更发达了,在有条件的时候,留给后人去研究了。

泥人文化(惠山泥人十八景)第七景 石膏的巧妙运用

惠山泥人文化-惠山泥人十八景(一)

据1935年出版的《无锡概览》所载,当时在惠山的泥人作坊、 店铺46家,从业人员200余人,其生产形式是家庭作坊并自成一体的店铺经营。品种有泥制品、手捏泥人、石膏品三大类,可见当时的石膏品已经成为一个大类在惠山泥人中崛起。在建国初期已经超过泥制品和手捏泥人,成为惠山泥人中最主要的品种了。人们并没有因为它不是泥做的就不承认它是惠山泥人,因为这些彩塑,都是生产惠山泥人的艺人生产,都是销售惠山泥人的店铺里一起销售。普通的观众只是欣赏作品的外观造型,艺术视觉效果,谁去考虑它的内在材料是什么。

惠山泥人业内人士都清楚,目前不管是泥制品、手捏泥人,都已经与石膏结下了不解之缘,都已经离不开石膏了。

通常的生石膏其形状是纤维状、颗粒状、块状等,外观色泽有白色、粉红色、米黄色或浅灰色。质软性脆,其分子式为CaSO4 . 2H2O,它有两个结晶水分子,故又称二水石膏。而惠山泥人生产使用的是熟石膏,称为半水石膏,CASO4 . 1/2H2O。它是将生石膏粉碎后,再经150。-190。c锻炒,使其失去其中11/2的水分子而成的。

当熟石膏与水混合时,溶解的作用和石膏的再结晶作用,会释放出一些热量,约15分钟左右,膏状(液状)的石膏又重新固化,成为二水石膏。干燥后,所含过量的水分被蒸发,就形成了气孔,从而使石膏模具有吸水能力。

聪明的惠山艺人巧妙地运用了石膏的这些特性,改进工艺,增加品种,降低了成本,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1919年上海“普益平民习艺所”艺人潘树华的艺徒董文亮、高标、周作瑞、夏质之、夏如之、关连新、王利芳等先后来无锡开设“天津艺术馆”、“高标艺术馆”,给惠山泥人业带来了新的血液。他们将从上海学到的石膏制模、石膏印泥坯等新技术在惠山推广开来。从此石膏便和惠山泥人结下不解之缘。当时的旧报上登载了这样一段历史:“高标先生创设艺术馆,专造精美泥人,因式样新奇,制工精纯,色调调和,很有艺术价值,大受一般人的热烈欢迎,几乎独占了无锡泥人业市场。于是各泥人铺竞相聘高君指导,以谋改善经过。这样一个阶段,乃能全体猛进。”其中的 “以谋改善经过”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改进生产工艺,就是使用石膏,将陶模改为石膏模,单片模改为多片模,以及用石膏模制作石膏品泥人等等。明、清时期,艺人为了大批复制同一个造型的泥人,使用的是陶模。艺人先创作一件作品的原形,在其干燥成型后,将泥片按捺在原形上,然后脱下就成了阴模,再将阴模阴干后,放在烧草的灶膛灰中慢慢焙烤,最后泥制的阴模烧结成瓦当一样的陶模,就成了成批生产的模具。

收藏: 1 次
热点文章随机推荐